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

研究工作報告(20081111)

今天的日子不錯,是1111。

昨日下午在實驗室聽到一個有趣的對話。
學弟:我不懂C語言,怎麼辦?
學長:去找你的C語言老師啊!
學弟: ....
--------
以下是進度報告:

老師:沒圖沒真相,請貼圖!
研究生:但這星期沒圖 ,怎麼辦 ^^_
老師:...
--------

廢話一堆,還是沒圖,不過先測一下上星期的圖. Figure-PE

本週進度是解讀 ISO AAC encoder reference code至量化與編碼。經與 FAAD v2.5交叉比對,ISO AAC encoder 其量化後數值與FAAD是一致,但是其編碼效率是於128 bitrate時,每個frame都編至最高的2972bits,但寫入其raw data block時,卻超過約10多個bits.再與FAAC v1.26比較時,其每個frame才使用1992 bits來編,顯然效率要好很多。再深入查其MDCT cofficient量化後的數值發現有差異。舉例來說MDCT Cofficient=58324.051時,ISO AAC encoder將其編為 quant=166,scafactor=64,而FAAC則編成quant=6,scafactor=150,因而FAAC編的效率高很多。所以需繼續看code來找出答案。

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

研究工作報告(20081104)

Hi ! 加點文章吧.

上星期報告的是有關AAC中如何計算PE(Perceptual Energy)的部分。老實說,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看如何計算PE,但是我還是蠻高興能夠找到程式碼是依據ISO/IEC 13818-7的Annex C (Psychoacoustic Model)來算出PE,因為目前較易找到的FAAC是有其一套方式計算何時該切換Long-Short Block,但是沒找出其理論基礎,所以一直無法完全理解其作法,在使用上就會毛毛的。既然有完整可參考的code,也因此花了時間將此一部分改寫成Matlab的Code,方便作圖形輸出。也預備將後面quantization整合進來,方便作MDCT coffieients estimation時作比對。在改寫過程才發現ISO/IEC 13818-7的說明有些陷阱,如果照書上去編寫,還是會有問題 :(之所以會看Psychoacoustic Model部分是因在AAC quantization時需依SMR來算出xmin(the maximum allowed error energy),因此需確認所算出的SMR是OK的。但因第一次拿到的Reference code所算出的xmin都是0,所以只好回頭看Psychoacoustic Model部分。後來又拿到一份更完整的Reference code,才算出較合理的xmin。接下來就是quantization部分,但此Reference code所編出來的AAC檔案只是RAW format,而不含ADTS或ADIF Header,所以在計算bit數時又得傷腦筋了,加油 !